彭世红的经历颇具魔幻色彩:出行由警车开道、大兵护卫,享受着“总统般待遇”;住高墙大院、炮楼铁窗,过的是“囚徒般生活”。
作为中建巴基斯坦PKM项目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80后彭世红年纪不大,但责任不轻。
中巴工人在PKM工地上施工
PKM是Peshawar(白沙瓦)—Karachi(卡拉奇)—Motorway(高速公路)的简称。全长392公里,合同金额28.9亿美元,设计为控制出入、具有智能交通系统、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是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和“早期收获项目”。
项目2017年8月5日开工,计划2020年8月完工,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成为巴基斯坦公路网南北主要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瓜达尔与中国喀什的陆路连通,为中巴互联互通发挥积极作用。
项目签约时,彭世红感到自己的命运将会改变。
为做到心中有底,彭世红提前做许多功课,包括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向同事打听当地情况。然而,当他真到PKM项目营地所在地木尔坦,还是有很多事出乎所料。◢
1 其中就有一件事,虽然在彭世红预期之中,但却依然是他心中时时需紧绷的弦——安全。
尽管巴基斯坦政府做了大量努力,首都伊斯兰堡和旁遮普省也相对稳定,可是其他地区安全形势仍然较为严峻。PKM项目上也发生过“安全事件”——恐怖分子将炸药藏在自行车座下,偷偷运到施工车辆必经之处,等待时机引爆。幸运的是,爆炸没有导致人员伤亡。
为破解安保难题,彭世红从构建安保体系、制定安保制度、协调安保力量等方面,四处奔走,统筹协调。截至目前,进场安保力量达4300余人,中方人员与安保力量比例达1:2.6,为保护境外中资企业人员及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和国内施工环境相比,我们最缺的是安全。为保证安全,我们不得不采取严格的措施,这也极大地限制了自由。”彭世红介绍说,营地设置大门安检、围墙警戒、内部巡逻“三级安保”,施工现场采取外围便衣巡逻、沿线岗亭执勤、工作面现场护卫“三层安保”;外加摄像头、安检门、机枪炮楼、水泥路障等硬件设施。
没有特殊事由,员工不得外出;的确需要外出的,则向巴基斯坦军方提出申请,在得到许可并提供保护后方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员工由于长期不得交流而患上抑郁症。目前项目已经配备心理疏导医生,并且要求大家参加集体活动,到了时点会关闭WiFi信号。
“没有安全、没有自由的日子不好受的。”彭世红说。适应下来只是第一步,重要的还是要工作,要把这条中巴友谊路修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