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那时,母亲在我临考前泡了一杯速溶咖啡,目的是希望我不在考场上睡着。但第一次喝咖啡的体验并不是很好,尽管可以尝到略微的甜味,但整体非常苦,这种苦远比中药更难喝。
转眼即将毕业,为了不让自己闲着,去一家连锁咖啡店做兼职。面试时,店长给了我一小杯咖啡,出于礼貌我强迫着自己很快喝完了。但至今,我仍然记得这杯带有强烈的香气和焦糖风味的咖啡如此迷人。
这就是现磨咖啡的魅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爱上喝咖啡后也会自己去尝试着做:确定一个制作咖啡的参数或方法,但会发现用这种方法今天做得就很好喝,但明天就做不好;有时用这种豆子做得好,但换种豆子就不行了。
如何根据喝到的咖啡口感调整咖啡的风味?
咖啡的浓淡调整
特征:太淡、太薄、太稀
这可能意味着你的粉水比不对——水太多,咖啡粉不够,使咖啡在你的嘴里感觉太薄或者太稀,醇厚度不够。可以尝试这样做:
1.增加粉量。
从技术上来说,你也可以通过减少冲煮水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你不会希望喝到的咖啡量减少,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咖啡的粉量。如果你使用我建议的冲煮粉水比,每次增加半克咖啡粉,就能逐渐找到正确的粉量了。
2.调细研磨度。
如果咖啡味淡且伴随着酸味,那么就是研磨度太粗造成的。
特征:太浓、太厚重
这可能意味着你的粉水比不对——咖啡粉太多,水太少,使咖啡在嘴里感觉太厚或者太重,醇厚度太高。可以尝试这样做:
减少粉量。
从技术上说,也可以通过增加冲煮水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粉量。
咖啡的酸苦调整
特征:咖啡太酸
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咖啡萃取不足——水和咖啡粉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以充分萃取风味分子。尝试下面几种做法:
1.减少粉量。少放一些咖啡粉,让水有更多机会萃取咖啡,但这会削弱咖啡的口感。
2.调细研磨度。当你对醇厚度满意并且不想改变它时,再进行这一步操作。调细研磨度,但是只调细一点点。因为这种调整会增加水和咖啡粉的接触时间,而且细研磨度的咖啡粉更容易被萃取,所以每次只能调细一点点。如果一次调整的幅度太大,就容易把咖啡变浑浊。
3.减少闷蒸水量。仅适用于注水式冲煮法。减少闷蒸水量可以避免咖啡液滴落到冲煮容器中。记住,咖啡中最先被萃取出来的是最酸的部分。减少闷蒸水量就减少了咖啡里的酸。一次只减少半克。
4.增加水和咖啡粉的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萃取就越充分。这是针对浸泡法的调整方案(使用注水法时,如果减慢注水速度,增加接触时间,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反应,很难预测调整效果)。
5.加大翻滚力度。翻滚能帮助萃取。对浸泡法而言,多搅拌几次就能增加翻滚。对注水法而言,间断注水法需要增加间断次数;如果是不间断注水法,就比较难增加翻滚力度了。还要注意,翻滚容易让风味变得混乱,使咖啡变浑浊(也就是更浓)。
6.升高温度。如果你使用的豆子密度高(高海拔生长),属于浅烘或低温烘焙,可以试着提高水温。高密度和低温烘焙让咖啡豆中的固体比较难溶解,把水温升高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特征:咖啡太苦
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咖啡萃取过度了——水萃取咖啡风味分子的时间太长。所有咖啡都是苦的,但这是一种令人非常不愉悦的苦。让我们把咖啡变得不那么苦吧,尝试这样做:
1.增加粉量。使用更多咖啡粉可以减少水萃取的机会,但这样会提高咖啡的醇厚度。
2.调粗研磨度。当你对醇厚度满意并且不想改变它时,才需要进行这一步操作。调粗研磨度,但只能以小幅度的改变进行调整。因为这种调整既会减少萃取时间,又会因为咖啡粉颗粒粗而增加萃取难度。不要因为调整研磨度最后导致萃取不足。
3.增加闷蒸水量。仅适用于注水式冲煮法。增加闷蒸水量可以增加滴滤到冲煮容器中的咖啡液。记住,咖啡中最先被萃取出来的是最酸的部分。增加闷蒸水量代表着更多的酸性物质会进入咖啡,这就平衡了苦味。
4.减少水和咖啡粉的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短,萃取的机会就越少。这是针对浸泡法的调整方案。(使用注水法时,如果加快注水速度,缩短接触时间,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反应,很难预测调整效果。)
5.增加闷蒸时间。如果你的咖啡非常新鲜,意味着其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苦的,所以你需要增加闷蒸时间。更长的闷蒸时间可以确保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而不是落入咖啡里。延长闷蒸时间时,一次不要超过五秒。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注意观察闷蒸产生的泡泡。
6.减少翻滚。翻滚能帮助萃取。对浸泡法而言,少搅拌几次就能减少翻滚。但对于间断注水法而言,需要减少间断次数,尝试轻柔地注水。
7.降低温度。如果你使用的咖啡豆密度低(低海拔生长),属于深烘咖啡豆,可以试着降低水温。低密度和高温烘焙让咖啡豆中的固体比较容易溶解,把水温降低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涩感强,或者舌头觉得很干,感觉就像吃了不熟的水果,这是萃取过度的迹象。
咖啡滴滤速度调整
如果你的咖啡要很长时间才能穿过粉床滴滤到下壶,那就是研磨度太细了。尝试调粗研磨度。也可能是滤纸被细粉堵塞了。
如果滤纸的侧面没有被粉层覆盖,可能是冲煮时水浇到了滤杯杯壁,将细粉冲到了滤杯底部导致了堵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注水的时候尽可能离杯壁远一点儿。
如果你注水很慢,咖啡却很快就穿过粉床滴滤到下壶,那就是研磨度太粗了,可以尝试调细研磨度。
咖啡其他风味调整
1.裹舌感
裹舌感是指咖啡让人感到油腻的口感,说明醇厚度太高了。换句话说就是咖啡太浓了。
2.粉末感
你的两颊内壁(而不是舌头)可能感觉到粉末的质地。这是苦的表现,通常是因为研磨度太细了。在这种情况下,先尝试调粗研磨度,再尝试增加粉量。
3.焦苦感
这是咖啡萃取过度的迹象。这也可能是因为你不喜欢深烘咖啡的口感。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只能做个偏好记录了。如果采用了将咖啡粉和水放在一起煮的冲煮方法,也会产生这种焦苦感。
4.风味不明显
这表明你的咖啡太浓了,咖啡的醇厚度太高时,咖啡的风味会减弱,醇厚度会掩盖你原本应该察觉到的味道。如果你感觉味道转瞬即逝,或者你觉得仿佛尝出了一些东西,但又好像没有,那就是这杯咖啡太浓了。如果咖啡味道平淡,缺乏复杂性,那可能是咖啡不新鲜了。如果咖啡在闷蒸的时候没有太多泡泡(或者根本没有),也很可能是咖啡不新鲜了。
5.泥泞的粉床
这是咖啡粉磨得太细的迹象,咖啡潜在会出现萃取过度。如果你使用自己最拿手的冲煮方法却还是持续遇到这个问题,那应该是磨豆机的刀盘钝了。
即便是专业咖啡师,面对一款新咖啡豆时,也很难做到“第一杯好喝”,都是要根据第一杯的风味然后进行调整,以发挥这款咖啡豆风味的最大可能性。
无论调整冲煮时的哪个参数,切记: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否则你永远无法判断是哪个变量导致了哪种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