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中国人民银行3月15日发布消息称,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针对市场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精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摆脱困境,其中,支持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是重要方面。”民建会员,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董事长李德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及当前大部分市场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李德祥通过调研发现,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不振、投资意愿不高、经营成本过高、融资贷款困难、获得扶持较少等方面。
一是消费需求不振。以“批零住餐”行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对消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消费需求不振,市场主体营收大幅减少,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困难。
二是投资意愿不高。因消费需求不振、经营成本上升、产业链供应链不稳等多种因素叠加,市场赚钱效应降低,市场主体投资扩张信心受挫,使得大量市场主体选择维持经营现状或者缩减经营规模。
三是经营成本过高。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经营者税费、房租、用工等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经营者负担相对增加,经营困难程度日益加剧。
四是融资贷款困难。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财务制度不够完善,致使融资困难,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五是获得扶持较少。“国家有关部委、局虽然出台过不少扶持政策,释放过不少政策‘红利’,但不少政策‘红利’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到省、市、县(区),一些政策还只停留在纸上或口头上,部分市场主体获得的实质性帮助和扶持有限。”李德祥说。
对此,李德祥建议,一是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针对消费需求不振投资意愿不高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全力破解当前经济运行中需求不足、信心不强、预期偏弱的突出问题,着力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同时,加大金融等政策调控力度,创新消费模式,大力扩大消费需求。
二是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市场主体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应加大税收优惠和奖补方面的普惠政策支持,让更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获得税费、房租、用能、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如2023至2024年延续疫情期间颁布的三项个人所得税支持政策,将个人所得税从以单人核算改为以家庭核算,加大残保金减免力度,对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提供减税降费政策支持等。
三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针对融资困难的问题,应出台支持市场主体,尤其是支持中小微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的政策,建立风险担保机制、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流程,让更多市场主体获得贷款支持。
四是针对助企纾困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市场主体获得扶持较少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在酝酿出台相关政策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力争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解释,并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