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什么意思(详解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最近,央行7月份金融数据报告出炉,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不及预期,引起一片惊呼,网上到处可见震惊体消息,显然有过度解读之嫌。

过去有个被称为克强经济学的,就是看经济好不好,只要看银行贷款、用电量、铁路货运量这3个数据,就大体能够判断了,原因就在于这些数据比较客观,不会有假,据此来判断经济强弱是比较准确的。

这其中的银行贷款数据,就是央行金融数据报告中的主要内容,那么,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为什么能够据此判断经济强弱呢?

根据央行的解释,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主要包括各类银行贷款、非银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等融资,另一类是企业债券、政府债券等融资,以及股票融资,

简单地说就是贷款、债券、股票这3大类融资,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占比分别为67.9%、26.1%、3.1%。

其中只有银行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属于货币增发,或者叫印钞,也就是相当于往酒里面兑纯净水,这一块占比为62.6%,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其中只有股票融资不会引起债务上升,也就是说这个钱不用还,也就没有债务风险了。

所以股票融资要优于债券融资,债券融资要优于银行贷款融资,总不见得说,老往酒里面兑水是好事,这是不对的,这个酒会越来越淡,到最后失去价值,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考虑到股票融资占比较小,且条件比较苛刻,虽然是最优的融资方式,但总体影响不大,最主要的还是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也就是说,实体经济的融资方式,首选债券融资,其次才是银行贷款。

我们看到,7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增2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增111亿元,这个数据怎么说都还过得去。

真正不及预期的是贷款数据,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抽丝剥茧之后,问题的焦点其实就在银行贷款不及预期上,相当于埋怨说,怎么不往酒里面兑水了,快点放水,赶紧的!这到底都是些什么荒唐逻辑!

根据央行数据,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0.7%,接近上半年GDP增速5.5%的两倍,鉴于CPI数据处于低位,这个放水的力度实属不低了。

这么高的货币增速,其实通胀的隐患已经埋下,从来就没有超发货币而不付出代价的好事,否则大家都只要印钞就好了,多简单,可惜行不通。

普通人总是买涨不买跌,这是很正常的,短期内减少借款消费,减少借款投资,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货币已经增长这么多了,而物价还呆在原地不动,你觉得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如果不想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恶性通胀之苦,那么现在维持低水平的货增长速度,使之跟GDP增速相适应,是一个健康经济体所必要的。

经济发展是一个长跑运动,讲究的是可持续性,而不是一时的高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一地鸡毛,耐力比爆发力更重要,在此有必要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