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中地区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再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转变,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农民唯一出路这个重大主题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是作家柳青的代表作。

那么,这部蕴藏着作家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的长篇巨著,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其前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革命中走上文学路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出生于陕西吴堡县。1928年,他在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期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夏,他考入省立绥德师范学校。在此,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深受影响,经常上街演讲、游行、贴标语等,与国民党顽固派、土豪劣绅进行坚决的斗争。绥德师范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后,他被迫回家种地。

1931年,柳青考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学习。期间,他刻苦阅读了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为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奠定了基础。1934年夏,他考入西安高中后,担任西安高中学生会负责人。在此,他开始自学俄文,介绍苏联文学,并进行业余创作,不断有散文、诗歌和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发表在报刊上。1935年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波及西安,他积极参加西安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宣传抗日,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

1936年,经董学源介绍,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由李一氓领导的陕西省委临时宣传委员会的工作。从此,他的生活历程和创作倾向时刻都在诠释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庄稼人没有党的领导,治不了世。”

1937年,柳青高中毕业后,像全国许多爱国青年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1938年4月和1939年8月,他两次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撰写发表了不少战地通讯报道。1940年10月返回延安后,他写出《误会》《牺牲者》《地雷》等10多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

 

◆柳青

1943年2月,柳青被任命为米脂县民丰区吕家检乡文书。在此工作的3年间,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展共产党员,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同时他还收集了不少资料,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种谷记》。1945年10月,他带着《种谷记》手稿,随军奔赴东北。次年2月,他到达大连,负责接收整顿大众书店和印刷厂,并修改《种谷记》。解放后,该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先后印刷7次,发行70万册。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次年10月,柳青克服诸多困难回到陕北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大反攻阶段。他深入米脂县采访,以沙家店粮站干部不顾敌机轰炸扫射,舍生忘死将粮食运往前线,支援解放军将士取得全歼胡宗南主力第36师的辉煌胜利为主题,历时8个多月,广泛征集材料,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铜墙铁壁》。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1年3月出版发行,后又十多次印刷,发行上百万册。

合作化孕育《创业史》

新中国成立后,柳青进入青年团(后改称共青团)中央机关工作。为了体验生活,他主动要求调回陕西工作。1952年8月,他被任命为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工作。9月1日,他刚一到任,立即参加了县委正在举办的互助组长训练班。培训结束后,他同县委工作组一起深入农村,参加基层互助组的整顿工作,同时跑遍全县各区、乡,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全面情况。他在9月13日这天如此写道:“我已经下了决心,长期地在下面工作和写作,和尽可能广大的群众与干部保持永久的联系。”“我今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将表现我的决心是否被坚持了。”同时,他还给区乡干部、农民讲解社会发展史,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月,他和县委工作组一起深入王莽村,帮助蒲忠智建立全县第一个试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协助制定了“三年建设计划”。

年末,参加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柳青,来到王曲区皇甫乡,与王家斌(《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原型)相识,并且敏锐地发现“这个在镐河边上号称十里长的大村子,有一个在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显示过坚强力量的党支部”,加之当时皇甫乡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还处在互助组的最初阶段,便于他从头参加运动的全过程,遂决定将该村作为自己深入生活、体验民情的基地。

 

◆柳青(左一)与皇甫村民亲切交谈。

1953年3月6日,柳青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职务,以县委委员的身份住在皇甫乡皇甫村西的常宁宫里。他的日常工作是具体指导王曲区互助合作运动,文学创作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春夏之交,正是农村两种思想激烈交锋,互助合作运动面临严重考验的时刻,他全副身心地扑在了解村里的情况和帮助农民巩固互助组的工作上。这时,他妻子马葳也迁居于此,担任皇甫乡党支部副书记兼文书职务,后调任王曲区委青年团书记、区委副书记。

秋季的一天,当柳青正在家中创作时,王曲区委书记孟维刚兴冲冲地前来向他报告——镐河南四村王家斌重点互助组的稻子创造了全区的丰产新纪录。继之又详细介绍了王家斌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走互助合作道路的事迹。作家对这样一个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颇感兴趣,遂于次日吃过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到镐河南与王家斌见面。俩人整整谈了一个上午,使柳青对王家斌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此后,他便集中精力指导、培养王家斌互助组。冬季,面对农村全面展开的宣传总路线和粮食统购统销的群众运动,他说:“我在家里越来越坐不住了。”“我不说写完一章,就是一页也写不下去了。”于是,组织上根据他的请求,分配他参加了西北局组织的工作组,深入高家湾村搞试点,同时负责王家斌互助组的指导工作。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结束后,他即赶赴王莽村,参加该村“七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扩社工作。然后,他返回皇甫村,安排王家斌等人去王莽村学习管理经验。

 

◆柳青(左一)与皇甫村民在田间。

1954年春节刚过,柳青便会同县委派来的建社工作组一道,着手在王家斌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他整天泡在王家斌所在的四村,从开始酝酿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讨论建社规章、土地入股、牲口折价、评工记分以及对每个入社对象的审查等等,他都亲自过问。同时,他还说服其他不断找上门来要求办社的干部和群众,要他们先办好长年互助组,待干部、群众的条件都成熟时,再转农业生产合作社。3月10日,王曲区首个初级社——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王家斌长年互助组的基础上诞生了。柳青被成立大会的热烈场面所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后,他写下《新事物的诞生》和《灯塔,照耀着我们吧!》,记叙自己这一段难忘的生活。

实际上,早在1953年末,柳青就创作了一部关于老干部思想问题的长篇小说,已写到20多万字。这时,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进入他的视野,强烈地吸引着他,遂决定重新调整创作计划,另起炉灶,转而描写我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他从1954年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稻地风波》,至年末大体上完成第一部的初稿。

适逢陕西作家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公开出版发行,这部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柳青经过对这部小说取得成功的原因作深入分析后,深切地感悟到:一是杜鹏程长期置身于战争环境中,很熟悉这种生活,写作时就有激情;二是这部小说创作的时间长,修改的次数多。于是他下决心落户定居皇甫村,以完全融入社会主义农村,体验火热的新生活。

 

◆柳青与《创业史》书中梁生宝人物原型在一起。

1955年春,经组织协调,他用西安的一处房子换下西北军区所属的皇甫村的一座名叫中宫寺的旧庙宇,整修了一番,把家安顿下来。从9月份起,他开始大规模地认真修改《稻地风波》第一部,于1957年3月写完第二稿。在此,他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凌晨6点钟,中宫寺亮起灯光,随着一阵轻微的咳嗽,一个穿着对襟褂、头戴瓜皮帽的中年人走出来。他或在村口边散步边听广播,或到后院里开水车浇菜。8点钟吃过早饭后,翻阅一阵报纸、杂志,就开始用一管毛笔创作,直到11点多。午饭后休息到下午2点左右,起来继续写作至5点。然后开始接待客人,或到村子里和群众拉家常。6点多钟吃晚饭,饭后常常找干部来家里谈工作,直到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

1958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青年编辑王维玲得知柳青落户长安县农村潜心创作的情况后,预感到他正在酝酿什么大作,遂去信向他约稿,并要求签订出书的协议。一个月后,柳青在复信中如此写道:“我的小说第三遍稿,还远没有写完。写完后,还要发表,发表后才能谈到出版问题。我的想法是在离出书还很遥远的时候,不作任何过早的协议,给自己增添了心思。过去,我在这方面有不好的经验。我打定主意要在发表以后,再谈这个问题,那时候再联系吧。”

直到1959年10月3日下午,柳青耗时6年、大改4次的《稻地风波》第一部才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长安十四年铸辉煌

《延河》杂志捷足先登,从1959年4月号开始连载发表《稻地风波》第一部,每期两章,至同年11月号全部发完,其中从同年8月号起,《稻地风波》改名为《创业史》。1960年,《收获》杂志全文转载了该小说。之后,柳青再次修改了该小说中梁生宝带领割竹子队伍在深山劳动的篇章。

当时,柳青已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在第一部书稿发排前,王维玲曾打算在其扉页、内封的后面,加排一面目次,以便于读者翻章查页。她将这个想法写信告知作家,征求其意见时,作家却不同意,回信说:“目次,如各章加以提要性质的标题,对读者很有好处。否则,只为了找页码便利,别无作用。原拟仿《复活》编内容提要,附在后边,作为附录。对于头绪繁杂、人物众多的大型小说,在没有小标题的情况下,内容提要对有些读者有作用。一、可以吸引他看和看下去;二、可以帮助记忆。提要性质和章回标题一样,只是散文而非对称韵文。有两个想法,一是现在搞,二是将来搞。如不搞分章提要,目次可不要。”王维玲非常赞同作家的想法,认为如能按章,或按大单元编写出内容提要,无疑是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上的一大创举。但因《创业史》第一部要赶在1960年5月出版发行,时间来不及,故作家这一良好的设想未能付诸实施。作家在为该小说撰写的出版说明中透露了其宏伟的创作计划:“全书(指《创业史》)共4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阶段;第三部写合作化运动高潮;第四部写全民整风和大跃进,至人民公社建立。”关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家说:“就是写新旧事物的矛盾。蛤蟆滩过去没有影响的人有影响了,过去有影响的人现在没有影响了。旧的让位了,新的占领了历史舞台。”“我写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但实际上,作家后来只完成了第一、二部,它们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

 

柳青做事的认真细致,在我国现当代作家中是出了名的。在《创业史》第一部出版前,关于“部”和“卷”的问题,王维玲等编辑人员提出在该小说的封面和内封上,有“第一部上卷”和“第一部·上卷”两种排法。作家立即来信,详细的说明他的想法:“我认为排一行好看,排两行难看。一行,字号要小,用长宋,要秀气一些的。‘册’和‘卷’外国文是一个字,因为是文艺作品,卷较习惯,‘部’和‘卷’不可混淆。一个是内容上的,一个是形式上的。”

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16065元,全部捐给长安县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1962年4月间,皇甫公社各生产队普遍发生牲口死亡现象。他停止《创业史》第二部的写作,同公社干部王培德、胜利大队王家斌一起,检查了全公社各生产队的饲养室,和饲养员们一起座谈,最后由他执笔撰写了《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交全社的饲养员和干部、群众讨论后油印下发。后长安县人民政府将它印成插图小册子,发给全县的饲养员。《陕西日报》12月22日将它全文发表。

1965年春节前,柳青从北京开完会回来,撞见社教工作队正召开批斗王家斌等广大基层干部的全社群众大会。他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奔走于长安县和皇甫乡之间,向社教总团和一些工作组的负责人申诉,以保护王家斌等人。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受到隔离审查的王家斌于5月初获释。与此同时,作家为了解决文学创作中的疑难问题,一边勤奋笔耕不辍,一边认真地研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著作,至“文革”爆发时,《创业史》第二部已写到第25章,差3章就全部完成了。

在长安县的14年间,柳青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除《创业史》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大部分外,他还写出《狠透铁》《我们这里已是早晨》《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王家父子》《邻居琐事》等许多小说、散文,写下《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点》《怎样沤青肥》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文章。在作家身上,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是如此完美!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1967年1月1日晨,一伙人闯进中宫寺,将柳青家洗劫一空。他被揪到西安市,打为“反动权威”、“黑作家”,关入“牛棚”,从此失去人身自由。2月,马葳带着5个孩子把家搬到西安市小南门外的一座简易楼上。直到两年多以后,受尽折磨、病情严重的柳青才获释。但灾难接踵而至,马葳因受株连被迫害致死,家里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柳青家前后围着几个公共厕所,西边是一个牲口棚,东边是一个醋厂,无论刮什么风,都会有刺鼻难闻的气味袭击着病中的柳青。

柳青因过敏性哮喘严重发作,于1970年夏被送进医院,在11次抢救后,终于摆脱了死亡的威胁。此后,北京一家重要报纸的记者到西安走访了他。他向记者大谈自己要完成《创业史》的写作计划,要把身体搞好,要修改第一部,接着写第二、三、四部。听了作家关于创作的美妙遐想,那位记者回去后很是惊讶地对周围的人说:怎么柳青还念念不忘他的《创业史》?我走遍全国,访问了那么多老作家,还很少有人公开说要继续写作。

 

1972年,柳青病危的消息被周恩来总理得知后,遂批示卫生部予以妥善安排,并嘱咐陕西省主要负责人对作家予以关照。10月国庆节时,周总理又托《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作家,希望他搞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在此巨大的鼓舞下,柳青抱病再次精心修改了《铜墙铁壁》和《创业史》第一部。

1974年秋,柳青生前最后一次迁居到离皇甫村仅15里的长安县韦曲镇。不久,“四人帮”控制下的文化部有位副部长派人到陕西来看望作家,提出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柳青对其拉拢之意洞若观火,遂一口拒绝了。事后,他对女儿刘可风谈及此事,还轻蔑地说:“我不和他们这文化部发生任何关系。”有一天晚上,他在创作的间隙,又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看到更远的将来,算啥呢?我不能随着形势,改变自己的意志、思想和党性原则……一切都是暂时的,只有人民是永恒的。”

 

1976年秋,柳青的病情已恶化为肺心病,被迫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在靠氧气瓶维持呼吸的那些日子里,他仍顽强地坚持创作,重新写出了《创业史》第二部第14章,接着修改了第15、16和17章。1978年5月,他转赴北京治疗,想利用医院的现代化条件,支撑身体,争取时间,以便改完《创业史》第二部。终因体质太差,病情严重,他于6月13日下午5时不幸病逝,终年62岁。其骨灰被分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和长安县皇甫村神禾原墓地。《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未能如愿完成,这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我国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创业史》第一部构思宏伟,情节曲折,语言清新而富有关中地方韵味和特色,尤以梁生宝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它是我国当代反映农村生活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阶级矛盾与冲突的艺术反映。日本文学评论家冈田英树在《长篇小说〈创业史〉——生动的农民群像》一文中指出:“我想可以这样说,这部《创业史》确实把中国长篇小说的已有水平引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创业史》及其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这正如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所说:《创业史》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又一个高度。《创业史》创造性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绪酝酿、气氛点染,包括极富哲理性的议论,都让后来的陕西作家受用不尽,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等都有意遵循柳青的路子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