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社群的玩法,是近年来品牌获取盈利最有效的组合方式。
直播,作为销售效益最明显的带货方式,直接在疫情期间成为所有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
直播引流转化之后,再利用社群将流量囤积起来,继而实现0成本反复触达精准流量。
目前,完美日记、屈臣氏、瑞幸、李佳琦、罗永浩等众多企业和主播团队都已经开始使用企业微信做社群运营。从企业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已有多个企业通过企业微信管理2.5亿微信社群用户。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功能介绍,第二部分为运营公式。操作重点都在前方标记了*号,可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功能介绍及运用
1.客户添加
①好友数量
企业微信可进行企业认证,未认证的企业微信用户好友上限为1000人,认证后好友上限会涨至50000人。并且还可以通过「申请扩容」无限制提升好友数量。
②聊天方式
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端添加企业微信成员。用户无需下载企业微信,就能进行跨平台交流(私聊及群聊),仅名字后方会显示公司信息标识。
③主动加人
企业微信用户可以直接添加账号所绑定的微信号中的好友,微信好友会收到一条文字+跳转链接信息,点击链接会出现好友二维码,扫码即可添加。
④被动加人
企业微信个人二维码名片可以设置为永久有效的「活码」,并且「活码」可以绑定多位企业微信员工账号,扫码的用户可以随机添加员工。
*玩法推荐:设置「添加好友无需认证」,搭配线上、线下活动进行分发,即可无限制、快捷的获得用户,并均匀分给各个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2)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不仅能展示公司信息,还能插入「文本」、「网页」、「小程序」等自定义内容,信息会直接显示在个人资料下方。
*玩法推荐:如果是用活动引流,可以在个人资料页面放置活动落地页链接或是线上购物小程序跳转链接,让用户在添加后就能快速获取购物入口。
目前已有很多品牌员工都在个人资料中插入购物小程序或是官网链接,让有需求用户在添加员工好友后立刻能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缩减了消费流程,降低了时间成本。
(3)打标签
标签可以说是客户消费能力、兴趣偏好、活跃程度的展现方式,能够让员工更好的将用户分层管理,之后可以针对性的根据用户标签制定不同的运营策略,帮助企业更好的完成用户的存留与转化。
一般的标签都是根据业务逻辑、用户属性、生命周期来进行分类。
如电商类产品,可以按照用户的消费情况划分为"新用户"、"意向用户"、"已消费用户"等,再根据这些标签分类运营。
如向"新用户"推送客单价较低的产品,并且分享新用户专属福利、礼包,促使他们产生消费行为。而"已消费用户"可以以赠送消费券的方式,引导用户进行二次消费。
*玩法推荐:企业微信标签需要个人手动设置,建议使用微伴助手、光年实验室、企群宝等能够自动打标签的第三方工具。
如果有准确的用户来源,如"消费后扫码加群返现"获取的精准用户群体,可以直接用第三方工具在添加时自动打标签。
如果没有准确来源,可以使用调查问卷形式,获取消费者消费水平、经济能力、家庭情况等特定内容。
(4)添加好友后的自动回复(第三方软件)
这是触达用户之后的第一次交流,要尽可能的将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目前企业微信没有加好友之后的欢迎语功能,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根据用户来源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反馈给用户。
如,以"下次活动提醒"为添加理由的,可以在加好友之后回馈"活动信息以及活动提示"等内容。
如,以"线上商城活动"为添加理由,可以回馈"线上活动内容+线上商城跳转链接"。
*玩法推荐:建议使用文案+小程序、跳转链接等展现方式。
文字内容不宜过多,建议直接提炼活动内容等有价值的信息,之后衔接跳转链快速进行转化。
(5)群发消息
可以根据用户标签,有针对性的给不同类型的客户发送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如学生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可以高亮活动和福利刺激消费;白领人群注重产品价值且对价格不敏感,可以重点推荐一些优质的产品;年纪较长的用户对价格敏感,且注重产品性价比,可以多推荐一些实用的家居物品。
*玩法推荐:每个用户每天只能接收1条群发消息,每个月只能接收4条群发消息。所以群发的消息建议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特大的活动时再使用,不要频繁的用无意义的消息去打扰客户。
如产品推广时的活动、反馈、折扣、福利等,或是出现关键时间节点再进行群发的效果最好。
(6)用户转移
企业微信管理员能够重新分配员工手上的客户,包括员工离职之后,管理可将账号中的用户重新分配。
2.社群运营管理
(1)加群
企业微信群同样可以显示在微信中,名字后方会有企业微信标志。
①活码
每个企业微信员工可以创建5个企业微信群。企业微信群同样可以生成「活码」,并且「活码」可以设置为5个微信群通用。
每个群上限为200人,单个群满100人后会自动创建第二个群。扫码加入的用户会随机到5个群中,相当于一个「活码」可以添加1000个人。
②按标签拉群
可以按照客户标签,将同标签的用户拉进一个群中,方便运营管理。
(2)群欢迎语
①纯欢迎
群设置中可以制定欢迎语,支持发送文字+图片/网页/小程序这几种格式的内容。并且系统自带"添加用户昵称"程序,准确欢迎到每一位用户。
②有价值的信息回复
此类信息设置可以参考加好友之后的自动回复。如根据每个群用户的定位,直接将欢迎语设定为活动、福利等信息。
③告知服务人员信息
企业微信群众有「小助理」功能,「小助理」能自动回复含有关键词的内容,可以提示用户有需求时「@ 小助理」,或者直接「@ 」其他工作人员。
(3)自动回复-「小助理」
在企业微信群中添加「小助理」,就能获得一个有自动回复功能的机器人。之后在后台设置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回复,用户发布含有关键词的疑问并且「@ 小助理」,「小助理」就会自动回答相关问题。
*玩法推荐:可以设置好重要的活动、福利、产品信息等回复话术,再告知用户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获取信息。
(4)快捷回复
快捷回复并非自动回复,它是将提前准备好的话术置放在「快捷回复」功能中,点击该条话术就能快速回复。
*玩法推荐:快速回复可使用文本、小程序、H5等内容。
建议设置为常见的问题回答+活动内容,最好每天汇总用户常见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产品问题如:
产品基本信息;产品推荐;产品购买链接等。
活动内容如: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领取方式等。
3.其他功能
(1)朋友圈群发
企业微信可以群发图文信息到用户的微信朋友圈中,还能添加网盘、网页链接。每个用户每天只能接收1条朋友圈群发,每个月只能接收4条朋友圈群发。
*玩法推荐:朋友圈群发就相当于朋友圈广告,可以按照标签分类发布用户感兴趣的需求。可以参考之前的发布建议。
操作核心为:根据用户标签发布"有用"的内容。
(2)数据汇总
目前企业微信支持查询「联系客户统计」及「群聊数据统计」两部分的数据情况。
这两部分的内容为:
「联系客户统计」中可以了解成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数据,这项数据可以作为话术、文案准确度的参考依据。如果交流时长过长,交流话题重复率大,可以重新调整话术内容,降低边际成本。
「群聊数据统计」可以查阅群成员间的交流数据,查看用户活跃程度。活跃度高的用户可以给予特定福利,将其转化为固定客户以进行二次消费;不活跃的客户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新人优惠,提升用户兴趣,刺激消费行为出现。
二.运营公式
1.线上
(1)朋友圈群发+活动落地页+企业微信+欢迎语
以低价及免费产品作为诱饵,吸引用户加企业微信,之后再在欢迎语中插入产品获取链接,实现无人工成本获客。
*最好将产品的一部分作为活动诱饵,用户体验过一部分之后,对该产品价值产生认可,才会对其他产品产生兴趣。
如运营岗位的用户,你免费送他一个社群运营礼包作为诱饵,让他关注你。但是他工作范围并不止社群运营,他可能还需要做新媒体运营、活动策划。这次领取社群运营礼包后,如果他觉得实用,下次再出现其他付费产品时,他有更大几率出现购买意向。
(2)群发+免费礼物+社群+用户反馈
这种是纯获客方式,直接用免费礼物吸引用户进群,甚至可以告知有定期福利可以免费领取,让用户留存下来。
之后引导其它用户将产品使用体验反馈到群里,侧面证实产品价值,用用户口碑促使其他用户出现消费意向。
2.线下
(1)二维码+线下福利+加群
门店中可以在餐桌或者柜台摆放企业微信二维码,然后点餐前或者点餐后提示扫码进群能够领取免费礼品或者限时折扣,吸引用户加群。
(2)福利+活动推广+欢迎语+线上商城
同样是在门店中提示线上商城活动,通过先加员工企业微信领取活动优惠券或活动资料,再推送商城链接进行转化。
(3)活动+社群+群发
在线下活动结束后让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并告知有线上、线下活动时都会进行提醒,之后无论有线上还是线下活动时,都可以及时通知。
3.裂变公式
裂变方式还是以福利作为诱饵,裂变作为福利获取门槛,之后再通过加好友后的自动欢迎,提供福利领取方式。
落地页+转发+截图+企业微信+欢迎语
用户根据要求转发活动详情页或是集赞,完成后再通过加企业微信后的自动回复,完成奖励发放。
4.话术要点
(1)精简。话术尽量提炼要点,多分行。不要太过冗长,影响阅读。
(2)活动节奏。可以针对活动节奏,按照前中后期要点,进行宣传。如前期活动;中期体验心得;后期使用效果。让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比对自身情况,还能增加参与感。
(3)促单。可以重点提示活动时间紧迫、活动名额有限、活动力度之高等内容,让用户产生紧迫感。
企业微信的运营方式其实也就是社群的运营方式,只是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让其更加简单化、合理化。
实际上都是通过赠送用户一些实际利益作为诱饵,再增加"加群"、"加好友"的步骤,让用户纳入社群管理之中。
当然,社群转化的核心要素并非只有福利,其重点在于用户的粘性。
如何利用企业微信功能做好社群,才是值得考究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